為了因應近年來層出不窮的農產品安全事件,以及落實永續農業的精神,目前在國際上被強調的農產品管制制度,主要有良好農業規範(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,簡稱GAP)的實施及驗證,以及建立履歷追溯體系(Traceability,食品產銷所有流程可追溯、追蹤制度)兩種作法,前者旨在降低生產過程及產品之風險(包括食品安全、農業環境永續、從業人員健康等風險),後者目的除在賦予產銷流程中所有參與者明確責任,尚可作為一旦食品安全事件發生時,快速釐清責任並及時從市場中移除問題產品,降低該等事件對消費者的危害,也避免因為消費者的不安造成符合規範的生產者蒙受損失。
台灣良好農業規範
由主管單位邀集各相關領域專家,共同商討後制定的農畜漁各品項產品的生產加工作業準則,稱為「良好農業規範」(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,簡稱GAP)。這些準則主要側重分析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風險出現的原因,並以標準作業程序化解風險,以確保食品安全供給與可追溯。有些準則更包括照顧員工的健康和福利,避免環境污染並重視生態保育。台灣則是由農委會邀集各方賢達訂定台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(T表Taiwan),做為各類農產品生產、加工、銷售流程的施作與驗證準則。
消費者安心喝茶,茶農開心種茶
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